憑一念善想脫惡 正信來助緣
2018-09-13 | 劉淑貞
「想要戒毒品,只想戒,夠嗎?」嘉義慈濟志工定期到嘉義看守所關懷,9月5日邀請慈濟志工蔡天勝、彭隆建和林朝清用過來人的經驗分享,如何走出毒海。而志工彭隆建歷經佛法薰習,更明白指出要克服逆境,就要投入善的環境。
踏出一步 成就更生人
面對嘉義看守所中的「同學」,蔡天勝分享自己過去在監獄中在《慈濟月刊》裡的一句靜思語,改變了人生。
「天底下沒有真正的壞人,只有做了錯事的人。」蔡天勝想擺脫了入獄前沉迷於賭博、毒品的陳窠,出獄後來到慈濟臺中分會門前,繞了三圈卻不敢進去,坦言:「要踏進那個門檻,必須要有很大的勇氣。」重新選擇正道邁出步伐之前,儘管心中也充滿猶豫與自我懷疑,但真正投入後,才發現自己幫助更多更生人。

善惡拔河 信仰力量大
彭隆建年輕時見義勇為,血氣方剛一時情緒失控而鑄下大錯,在無知、誘惑染上毒品,在獄中曾受親情之感化,每次出獄都「想要」改變,由於沒有宗教信仰,遇到挫折或誘惑時,無法把持住自己,就這樣出入監獄無數次。
彭隆建向現場同學們提問:「想要戒毒品,只想戒,夠嗎?」彭隆建解釋:「所謂逆境,是因、緣會合所產生。」在場的受刑人聽得一頭霧水,彭隆建接著以一棵樹作比喻,一粒種子需靠陽光、水滋潤才能成長;逆境只不過是心的感受,受無知、誘惑、困擾所產生的境。

他以過來人心境,向受刑人提出忠告:「宗教信仰可以讓你的人生豎立正確思想,當你當別人的貴人所產生的意義,信仰又產生勇氣發露懺悔,不二過,創造了奇蹟。」
最後他透過工作和善知識的助力,成為素食店長,也斷除二十多年的毒癮。「人格不分貧富在於領悟,行善行孝不能等」,現走入校園努力宣導反毒,每周固定一天去環保站及承擔臨時任務,「我們做得到相信你們也可以做得到。」
蔡天勝團隊感性地道出他們改過向善的心路歷程,引起收容人的共鳴,司儀黃愛鳳鼓勵受刑人:「人生最大的懲罰是後悔,人生短短,活著珍惜每一天,人非聖賢,斷惡聖賢,知錯能改最清白,迷與悟在一念之間,遇到慈濟只有一步,跨出第一步,在於願不願意伸出手,自度度別人的貴人,化小愛為大愛,起而效之。」【更多內容,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】
(文:劉淑貞 嘉義監獄報導 2018/09/05)